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互联网时代下应用金融会计人才培养研究①(2)

来源:科技与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金融会计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广东省地方院校,我校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

五、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金融会计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广东省地方院校,我校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优化金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为总目标,顺应时代发展旋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金融会计人才不仅须具备伦理道德、沟通与协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互联网思维、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等职业素养,还应掌握金融、管理、经济、法律及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从事金融会计工作。

(二)构建课程体系

互联网应用型金融会计人才需要既具备基本的互联网技术知识、会计理论知识,还需熟练掌握金融实践经验。在课程设置上,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构建以计算机基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基础会计、货币银行学、投资性、金融学等为主的学科基础课;以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银行会计、金融投资会计、证券投资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保险会计、基金会计、信托会计等为专业主干课,加强会计和金融课程的融合,以体现金融方向特色的会计专业;以金融审计、金融风险管理等为专业选修课,并加入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理财规划师、初级会计师等与就业方向紧密相关的课程;以金融ERP、金融会计实务等为实践环节课程,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完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打造金融特色会计专业,更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首先,学校应积极引进本硕博阶段拥有金融、会计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金融会计行业的培训,更新其交叉学科系统知识。囿于现有师资水平无法兼具金融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我们应鼓励教师深入金融企业挂职锻炼,并以此作为晋升的必要条件。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聘请具有金融背景的企业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培训,邀请行业从业人员来校交流探讨,丰富学生对行业动态的认知并拓展其视野。最后,为体现金融会计的实践性与动态性,可邀请业界资深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等。

(四)改进考核方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配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时应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公平性、合理性。我们应摒弃传统的“唯结果论”的考核机制,凸出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如出勤率、课堂讨论、PPT展示、期末考试成绩、论文、资格证书、实训等方式,通过合理安排过程与结果的比重,督促学生在课程中从始至终保持高度的集中性,从而保障学习的效率效果。

(五)强化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加大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单一课程到多门课程,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注重金融与会计技能的复合,校内实验实训从基础账务处理、会计综合实训到金融会计业务实训层层递进,并突出计算机、计量分析、外语、法律等方面的意识。其次,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学校与金融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校外参观、实习让学生切身体验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如何处理,实现本科四年实践能力培养系统连贯。

六、总结

互联网已经层层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正在寻求科技转型。与此同时,互联网改变了会计的基本假设、核算方式、职能目标等。当高、精、尖的金融业与通用的会计业邂逅时,为迎合市场的需求,高校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下,兼具互联网思维、会计理论知识和金融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在人才济济的市场上独树一帜。院校应打造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1]岳龙.金融会计本科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3):5-12.

[2]丁小云,王秀春.金融会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2(12):245-246.

[3]张艳英,罗薇薇.互联网时代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探讨[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45-48.

一、引言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大湾区建设成国际金融枢纽。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庞大经济体量,改革开放前沿和市场化体制软环境等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必将催生大量的金融人才需求。同时,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断渗透,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发严苛,应用复合型金融会计人才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我们要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各高校都要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之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学生生源及就业趋势,应加入探索未来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队伍中。金融学是一门非常综合性的学科,而会计更注重应用性和专业性,将金融学和会计学专业融会贯通,打造新时代下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金融会计应用型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并向全国推广。二、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业的发展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2011年中共人民银行为27家平台正式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2012年传统金融机构平安银行走出舒适区,推出“陆金所”开展“P2P”网贷业务。2013年亦被冠名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以余额宝为首的各种平台及众安保险的诞生刷新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2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载入政府工作报告,众筹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微信红包、百度红包、京东白条全面探索新的出路。2015年,随着“e租宝”爆雷,互联网金融发展严厉监管政策下理性回归,2016年到2017年,互联网金融业更是遭遇全面洗牌并面临重塑信任危机的挑战。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通过寻求科技突破重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区块链等代表的新技术,不断催生金融业的新模式。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及科技赋能,纷纷布局新的金融生态体系。与此同时,伴随我国的全面对外开放,毋庸置疑,不久的未来我们将见证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从量变向质变迈进,由此催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三、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行业的发展1979年我国第一次开始尝试会计电算化,主要指财务会计的电算化,通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报账等环节,实现了会计资料的电子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集成性,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进入千禧年,得益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开始得到关注,管理型财务软件的诞生,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相应的支持,“ERP”也正是基于这一环境而产生的先进管理理念。2016年德勤将人工智能融入企业会计工作,大大加速企业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效率;2017年普华永道相继推出机器流程处理应收、应付账款等流程化工作;紧随其后,安永、毕马威也宣称人工智能将替代本企业大量会计工作。在互联网的席卷浪潮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区块链的推广,云计算的应用将财务流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诞生了“云会计”“互联网记账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等新的服务模式。互联网的推广推进了会计服务水平的转型升级,传统会计的核算工作基本被计算机取代,会计职能从“事后反映”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倾斜,实时个性化财务报告成为可能,管理会计被赋予更多关注。在互联网驱动下,会计行业面临重新审视自身价值,重构会计职责的使命。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给会计行业所带来的挑战,会计人员必须拓宽自己的职业边界,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会计行业人才需求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业在社会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各行各业谋求发展机会。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将不断与国际接轨,无论是证券市场、保险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面临进一步的改革。企业投融资、改制上市、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毫无疑问金融深化改革下企业的金融活动比以往更复杂和重要。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速,不管是金融行业还是一般行业的金融活动,其会计业务的核算、审计业务的处理都给会计人员带来挑战。与一般的会计人才相比,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金融会计人才是以会计理论为基础,以金融业为实践依托,融合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分城市进行走访调研,我们发现金融会计中高端人才需求量和供应量之间缺口较大,目前广东省乃至国内高等本科院校针对金融会计人才培养的专门方案不多,因此在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以会计专业知识为基础,打造金融特色的交叉人才尤为重要。五、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金融会计人才培养改进措施(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广东省地方院校,我校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优化金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为总目标,顺应时代发展旋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金融会计人才不仅须具备伦理道德、沟通与协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互联网思维、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等职业素养,还应掌握金融、管理、经济、法律及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从事金融会计工作。(二)构建课程体系互联网应用型金融会计人才需要既具备基本的互联网技术知识、会计理论知识,还需熟练掌握金融实践经验。在课程设置上,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构建以计算机基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基础会计、货币银行学、投资性、金融学等为主的学科基础课;以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银行会计、金融投资会计、证券投资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保险会计、基金会计、信托会计等为专业主干课,加强会计和金融课程的融合,以体现金融方向特色的会计专业;以金融审计、金融风险管理等为专业选修课,并加入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理财规划师、初级会计师等与就业方向紧密相关的课程;以金融ERP、金融会计实务等为实践环节课程,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三)完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打造金融特色会计专业,更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首先,学校应积极引进本硕博阶段拥有金融、会计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金融会计行业的培训,更新其交叉学科系统知识。囿于现有师资水平无法兼具金融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我们应鼓励教师深入金融企业挂职锻炼,并以此作为晋升的必要条件。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聘请具有金融背景的企业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培训,邀请行业从业人员来校交流探讨,丰富学生对行业动态的认知并拓展其视野。最后,为体现金融会计的实践性与动态性,可邀请业界资深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等。(四)改进考核方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配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时应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公平性、合理性。我们应摒弃传统的“唯结果论”的考核机制,凸出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如出勤率、课堂讨论、PPT展示、期末考试成绩、论文、资格证书、实训等方式,通过合理安排过程与结果的比重,督促学生在课程中从始至终保持高度的集中性,从而保障学习的效率效果。(五)强化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加大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单一课程到多门课程,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注重金融与会计技能的复合,校内实验实训从基础账务处理、会计综合实训到金融会计业务实训层层递进,并突出计算机、计量分析、外语、法律等方面的意识。其次,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学校与金融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校外参观、实习让学生切身体验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如何处理,实现本科四年实践能力培养系统连贯。六、总结互联网已经层层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正在寻求科技转型。与此同时,互联网改变了会计的基本假设、核算方式、职能目标等。当高、精、尖的金融业与通用的会计业邂逅时,为迎合市场的需求,高校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下,兼具互联网思维、会计理论知识和金融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在人才济济的市场上独树一帜。院校应打造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参考文献:[1]岳龙.金融会计本科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3):5-12.[2]丁小云,王秀春.金融会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2(12):245-246.[3]张艳英,罗薇薇.互联网时代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探讨[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45-48.

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 网址: http://www.kjyjr.cn/qikandaodu/2020/1224/1449.html



上一篇:后份额化时代下文化产权交易创新模式研究
下一篇:体育产业产融结合:生成逻辑、模式抉择与对策

科技与金融投稿 | 科技与金融编辑部| 科技与金融版面费 | 科技与金融论文发表 | 科技与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