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

来源:科技与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新工科建设为主题的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新的历史起点,“多领域融通和跨界整合”,是这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词,而对于高等工程教育来说,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

以新工科建设为主题的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新的历史起点,“多领域融通和跨界整合”,是这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词,而对于高等工程教育来说,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对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文章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切入点,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汽车服务工程复合人才为目标,推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以河南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和金融学交叉融合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现状

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作为学校助推的重点专业,提出汽车服务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开展多学科交叉改革,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新开专业有优势,即发展空间大、没有思维定势。在专业发展上可发挥理工科院校优势,为多学科交融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应首先变革理念,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观念理念滞后或者不到位的问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属于工科大类,多学科交叉涉及到经济类、管理类,由工学到经济学和管理学,跨度较大,且系与系之间学科专业界定过于清晰,各自为政,限制了跨学科专业之间合作创新;学校尚未正式开展多学科交叉专项工作,没有专门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机构和平台;现有的教师团队是以专业为单位组成的,学科结构来源单一,多数教师缺乏真实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较少。以上因素直接影响多学科交叉融合下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没有经验的积累,只能逐步探索。

2 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目标

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作为学校重点院部,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实践实训为手段,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改革、打造重点课程、双创基地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等为内容,促进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汽车行业需求的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广阔的国内国际视野、丰富的实践实训经验的高质量人才。一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与金融学、管理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以往专业领域界限,改变学科专业定势,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开设跨学科专业课程;二是组建面向汽车服务工程跨学科专业、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和跨学科专业项目平台,加强跨学科专业合作学习,打造体现“新工科+汽车科技金融+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河南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多学科特色品牌,引领河南省汽车金融行业新方向,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3 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

3.1 优化组织模式,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组织机构

新型组织机构以及平台的建立是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2]。根据现有的组织模式,优化组织模式,首先构建具有行政功能和业务功能的组织机构,完成上层组织架构,进而成立多学科交叉建设工作小组,主任委员由主管教学的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担任,相关系部教学主任及汽车服务工程团队作为成员,多学科交叉建设小组分为调研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组、课程体系制定组、实验室建设、实训课程制定组、校企合作组、实践进修组,组员可灵活调动,一人可任多职,打造出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多职能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涉及多学科交叉建设的规章制度,组织协调相关工作。搭建多学科组织平台,如成立“汽车金融服务研究中心”、“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中心”,管理层应加入学校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教评中心、实验管理中心等部门人员,推动专业之间的合作共建。

3.2 建立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

人才培养综合质量的提升必须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制订课程标准,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既能有效支撑人才培养要求,又必须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干学科属于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叉是当下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特征,新工科一定不要因为“新”而舍弃传统工科,需要通过“传统工科+”的方式实现工科整体性新形态[3]。传统工科课程及实践环节依然是主体,开设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等,与总课时量占比不小于50%;在此基础上开设金融类课程及创新模块,开设专业核心课程:金融学、管理学、汽车金融服务、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保险与理赔等,专业选修课程:汽车国际贸易、汽车共享服务与管理、汽车物流与信息技术、新车互联网+、车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基础等,开设汽车科技金融实训和汽车金融服务课程设计,金融类与管理类课程及实践环节占比约40%。还应革新教材内容,丰富实践案例,注重将行业具有前瞻性的新理念、新思维、新素材、新案例融入到课程中,以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后续能力;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 网址: http://www.kjyjr.cn/qikandaodu/2021/0111/1462.html



上一篇:探究式教学在铁道机车专业课中的运用
下一篇:奔驰事件引发汽车新零售+分期平台“蝴蝶效应”

科技与金融投稿 | 科技与金融编辑部| 科技与金融版面费 | 科技与金融论文发表 | 科技与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