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陈荔用科技点亮检察之光

来源:科技与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陈荔(中)和虹口检察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团队成员 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背后,有一股来自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的“神秘力量”:他们帮助检察官在形形色色、扑朔迷离

陈荔(中)和虹口检察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团队成员

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背后,有一股来自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的“神秘力量”:他们帮助检察官在形形色色、扑朔迷离的案件中理清纷繁复杂的证据。在他们的“智慧加持”下,该院打造科技与业务融合平台,用科技点亮“检察之光”。

虹口检察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团队深挖数据价值构建下的基层检察院可视化管理模式。以综合数字平台汇聚办案数据,重要办案指标全院全员公开,助力区院挂图作战,助推业务管理、部门绩效、检察官评价的可视化;以公开判决为基准分析量刑要素,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认罪认罚“从宽”看得到,让检察监督“专业化”“可视化”。团队成员曾获上海检察机关优秀审查逮捕常见罪名可视化分析比赛第一名等荣誉。

团队的负责人陈荔,是上海市检察机关声像资料专业化办案团队核心成员,也是首届全国检察机关电子数据取证业务标兵。作为检察系统的“科技达人”,陈荔还入选了首批全国检察技术信息人才库、上海市经信委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库。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以科学技术还原案件真相,虹口区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上海市首例食药品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等案件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团队参与案件入选上海市检察机关优秀自行补充侦查案(事)例、被最高检评为技术专家视角下全国检察技术十佳文书第一名。团队成员2020年又获“美亚杯”第六届中国电子取证大赛团体一等奖。

首创实验室,为科技强检谱写乐章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技术保障部门的负责人,陈荔在搭建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平台方面,投注大量心血。

2019年,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基层院首创“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对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融合创新实验室”“司法鉴定中心”,在技术证据的检验鉴定、公益诉讼的快速检测、信息化的融合创新等三个方面,打通技术壁垒,加强各部门联动,增进信息互联共享,为智慧检务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在战疫的特殊时期,为保障诉讼参与人员、见证人的身体健康,有效防范潜在的交叉感染风险,实验室对接云办公系统,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等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全程监督见证办案过程,保障了“办案、防疫”两不误。在实验室提供的科技支撑下,虹口区人民检察院还增设了远程讯问室,使办案人员每个工作日均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讯问犯罪嫌疑人,保障了犯罪嫌疑人权益,防范了潜在的交叉感染风险。

检验鉴定,为疑难案件补强关键证据

十余年来,陈荔一直活跃在技术保障第一线,多次作为电子数据方面主要鉴定人负责案件证据鉴定,为一系列疑难案件的办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虹口检察院提起的全市首例食药品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陈荔利用技术手段,在线提取犯罪嫌疑人淘宝店铺相关证据,将店铺“掌柜”账户名、在售产品、交易数量、产品详情中展示的“产品检测报告”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结果”等证据进行远程收集固定,明确犯罪事实,避免电子数据灭失。

在一起利用电脑合成艳照敲诈勒索案件中,陈荔带领团队攻克种种技术难点,通过电子数据鉴定还原案件真相,为承办检察官厘清证据脉络、制定诉讼策略、确定涉案数额起到重要作用,指控金额从30余万元增到3500余万元,追加近130节事实,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出具的鉴定文书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技术十佳文书第一名。

紧贴需求,为检察工作树立智慧梁柱

2018年1月,“加强智慧检务建设,助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作为重点工作,被写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18年7月,最高检发布《全国检察机关智慧检务行动指南》,提出构建新时代智慧检务生态。

陈荔带领团队整合办案实际需求,创新试点符合检察业务需求的信息化应用,开发律师免预约自助阅卷系统,实现智能化阅卷。开发部署虹口区检察院远程提审系统,在提审、听证、讯问、接访等检察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此组织的“检察办案中远程视频技术应用研究”课题,从全国检察机关115个申报课题中脱颖而出,作为当年度上海检察机关信息化唯一入选课题,获最高人民检察院立项并通过验收。

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 网址: http://www.kjyjr.cn/qikandaodu/2021/0520/2337.html



上一篇: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探讨
下一篇:未来深空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科技与金融投稿 | 科技与金融编辑部| 科技与金融版面费 | 科技与金融论文发表 | 科技与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