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ReaIAI刘荔园:第三代AI落地金融科技领域的新突破

来源:科技与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电子银行网讯,9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中国银联重庆分公司协办的“2020中国数字金融生态论坛”在重庆举行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9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中国银联重庆分公司协办的“2020中国数字金融生态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涵盖夜话、主题演讲、知名科技企业走访等丰富内容,一百多家银行及金融科技企业高管、学术专家齐聚山城,论道银行数字金融生态发展新“基”遇。

瑞莱智慧RealAI联合创始人刘荔园参加本次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

瑞莱智慧RealAI联合创始人 刘荔园

金融科技三问

发言伊始,刘荔园抛出了金融科技三问:

一是为什么银行需要的是一扇门,而大多数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产品却是一把锁?

二是,对于厂商而言,AI公司和IT公司有什么区别?而现实中,AI公司提供服务的模式更像IT厂商。

三是,因为纯技术导向模式的企业在中国很难落地,所以,技术究竟应该如何改变世界?

通过这三个问题,她总结认为,互联互通,也就是“破圈”才能真正解决金融科技的本质问题。不过,人工智能发展到后期,会与金融进行深度结合,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需求从感知、认知到决策。前提是双方能进行紧密的绑定。

刘荔园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感知、认知在银行业已有广泛应用。比如,基于人脸识别的银行监控和刷脸取款,以及基于OCR的卡证识别、表单录入、发票识别等。

上升到决策层,具体在业务场景上还有营销、风控等,这些决策层需求从未被充分满足,也并未被更好的技术支持到。在风控回捞的场景中,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回捞算法,可以从拒绝客群中挖掘被误拒的优质客户,从而实现零成本获客,扩大资产规模,增加盈利。

她认为,人机协同才是决策层的应用大法。这样增强智能就可以将监管政策、业务经验与大数据完美结合,算法更智能,凸显业务价值。

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新突破

刘荔园介绍说,AI技术已经有了新突破,从第一代的知识驱动,到第二代的数据驱动,进化到了第三代,即,安全可靠可解释的第三代人工智能。

其标准是:1、可靠性:在样本不足、噪声高、标注差情况下实现预测效果可靠提升;2、可解释性:白盒化AI模型,提供可理解的决策依据;3、安全性:在恶意攻击或者数据存在缺陷样本的情况下,保证判断能力。纠偏的风控回捞模型,可解释机器学习建模和假脸检测等,都是算法突破的新应用。

金融科技创新要从“赋能”到“互能”

刘荔园指出,金融科技目前的展现形态有浓重的工具属性,需要将之从工具属性回归业务价值,需要实现行业的互融互通。金融科技创新要从“赋能”到“互能”。

怎么做?她做了三点总结:

1、单方面的需求、供给驱动都难以推动真正的金融科技创新,创新的破局点来自业务与技术更底层的互通互融。

2、银行业的AI应用应围绕降本增效等决策层需求。回归业务价值,价值增益说得清楚“算”得明白。

3、在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模式下,基于新场景、新产品、新生态做深入的联合共创工作。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 网址: http://www.kjyjr.cn/zonghexinwen/2020/0928/1062.html



上一篇:疫情造富:新冠肺炎疫情如何造就金融科技新富
下一篇:构建“监管沙箱”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科技与金融投稿 | 科技与金融编辑部| 科技与金融版面费 | 科技与金融论文发表 | 科技与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