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硬核抗疫 金融科技站上新风口 2020国际货币论

来源:科技与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7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承办的2020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通过直播

7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承办的2020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通过直播方式成功举办。来自政府、学界的一线专家,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进企业代表汇聚云端,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本次分论坛聚焦"硬核抗疫,金融科技站上新风口",由首席合作媒体新华财经进行全球直播。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央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CFT50学术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IMI联席理事长、瀚德科技董事长曹彤,蚂蚁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经理王佐罡,CFT50青年论坛首席召集人、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杜晓宇先后进行了主题演讲。分论坛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IMI学术委员、CFT50学术委员杨涛主持。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央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认为疫情对于金融科技是一次重大考验。杨竑认为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战疫,表现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与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创新要素,夯实基础就是硬核。

关于金融科技现状与发展,杨竑谈到了六个方面。

第一,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机构在《规划》指导下,加快在战略布局有效性、组织架构转型、金融科技投入、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进程,取得有效进展。

第二,以创新为动力,搭建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杨竑指出,当前,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初具雏形,已经通过设计包容审慎,弹性试错容错机制,预留充足发展空间来打造新型金融科技创新工具,如应用监管沙盒推动创新工具试点。

第三,以新型技术为手段,推动金融科技产业业态不断完善。杨竑指出,已相继开展了技术攻关,出台标准规范,同时在政策上,地方政府也通过专项资金、减费降税等措施,做强金融科技生态圈产业链,做大金融科技生态圈。

第四,以金融科技助力疫情防护与复工复产,人民银行发挥金融科技引领者作用,积极推动政府间协同。联合各有关部门运用科技手段,有序推进试点工作。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来提升服务水平,利用金融科技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的精准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疏解资金渠道,提升金融机构的场景挖掘能力。

第五,数字化的融资服务要运用数字化身份的识别手段。疫情期间,人民银行开放绿色通道,免费为跨境交易中的企业注册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发挥LEI在企业数字化身份的识别、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以及识别交易对手方的作用。

第六,关于无接触贷款,无接触贷款是金融服务的一种形态。但杨竑指出,应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着重关注数据安全、算法安全、渠道安全等问题。

CFT50学术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以"抗击疫情,非接触金融服务凸显价值"为题,介绍了非接触服务促进银行业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态化,非接触服务的未来应用以及相关的监管挑战。

他指出,疫情加快了线上化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驱动:客户需求,疫情加速了用户对线上服务的需求,使得很多线下业务逐步转移到线上;银行供给侧的技术驱动,在新技术的应用下,未来无接触金融服务体系将会逐步形成;监管政策的驱动,疫情期间监管部门连续发布了一些新的举措,要求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线上服务。

从Bank3.0到4.0,非接触起到一定的"催化剂"作用。通过远程办公和线上化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例如,很多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率先打破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必须到网点进行风险评估的惯例,以及推出"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复工复产等。

"非接触服务"未来会形成"一体两翼一跑道"。以非接触金融服务体系为一体,以人工智能和生态联盟协同为两翼,数据的安全有序使用为跑道。人工智能当下在前中后台的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在零售银行端、运营管理部门,能降低整体运营成本,但也存在技术成本、人才缺乏等障碍;此外,数据安全和客户的隐私保护问题,也需要通过联邦技术等解决。

最后,高峰指出,疫情带来了金融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无论是非接触服务还是无接触贷款,都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新常态。利用金融科技赋能,全面提升非接触服务能力,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加速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 网址: http://www.kjyjr.cn/zonghexinwen/2020/0727/495.html



上一篇:中国金融科技风控报告重磅出炉 集奥聚合AI助力
下一篇:宜信普惠:科技改变金融,金融成就你我

科技与金融投稿 | 科技与金融编辑部| 科技与金融版面费 | 科技与金融论文发表 | 科技与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