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互联网贷款13年:一部金融科技的上位史 | 馨金

来源:科技与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风云激荡后,今天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选择了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 --馨金融 洪偌馨/文 昨日,「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正式官宣,这个已经发展了十多年、高达数万亿规模的业态终得

风云激荡后,今天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选择了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

--馨金融

洪偌馨/文

昨日,「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正式官宣,这个已经发展了十多年、高达数万亿规模的业态终得正名。

与此前最后一版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发布的「办法」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互联网贷款的含义、边界,以及「助贷」的规则都做了清晰的界定和说明。

既给与了互联网贷款,包括助贷模式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又保留了随时干预和调整规则的可能。努力在创新包容和审慎监管之间找平衡,监管也是用心良苦。

互联网贷款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申请贷款的门槛,简化了流程,在推动普惠金融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互联网贷款的发展史,是商业生态从线下到线上迁移的过程,也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是一部金融科技的上位史。

不仅如此,在「助贷」模式的助力下,互联网贷款的产业链得以大大延展,资金、数据、流量、技术等分工协作成为主流,进入到了一个「大工业时代」。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它加大了共债的风险、和监管的难度,在催生个人信贷繁荣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

这种复杂的局面也让「办法」的出台更为不易。

但无论如何,监管最终还是尊重了市场的选择,顺应了潮水的方向。

1

万亿市场

这部互联网贷款的「基本法」所面对是一个已经相当成熟的市场。

根据「办法」的界定,互联网贷款包括互联网消费贷款和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两大类。并强调,从申请、审批,到放款、贷后的全流程都要在线上完成,一旦涉及线下环节便被排除在外,包括一些供应链融资、抵质押贷款等。

按照这个定义,互联网贷款的格局和轮廓已经比较清晰。

一边是包括商业银行、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金融业机构,另一边是蚂蚁金服、360金融、京东数科等在内的科技业巨头。而这个产业链的周围,还围绕着包括外呼、催收、数据、AI公司等服务商。

其中,很多金融业机构都推出了自己的纯线上贷款产品,比如,工行的「融e借」建行的「快e贷」等;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助贷」的模式与拥有流量、数据、技术的科技巨头分工协作。

还有近几年,以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招联消费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业机构,它们从设立之初便完全基于线上布局,没有线下网点,所有的业务都属于互联网贷款的范畴。

以此来看,互联网贷款的市场规模也因为外延的不断扩展而变得难以精确统计。

根据光大证券(,股吧)去年的一份报告,剔除房贷、车贷、信用卡的中国个人消费金融市场已有5万亿规模。而消费金融的线上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这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所谓的互联网贷款。

另一个维度的数据也可以做个参考。

财新在去年10月的一篇报道中,援引权威人士提供的数据,目前国内联合贷款市场规模约2万亿,涉及数百家金融机构。但这部分业务头部效应明显,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平安普惠三家便占到了近90%的市场份额。

不得不说,「办法」出台的时机也选的巧妙。

一方面,「疫情」之后,无接触贷款的发展正当其时。另一方面,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整治和规范也让互联网贷款市场经历了一轮「大洗牌」。网贷平台彻底淡出舞台,金融科技巨头占据绝对优势,而新锐的流量巨头也是来势汹汹。

前几日,今日头条被爆拿下了一张网络小贷牌照。至此,新互联网三巨头:美团、滴滴、今日头条,都已斩获了网络小贷,甚至银行牌照。作为当下中国最大的几个超级平台,这一次在互联网贷款这个交点聚合,颇具标志性的意义。

随着规则的明确,接下来,互联网贷款市场应该会迎来一轮新的调整。而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和规模的增长,必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和问题。

监管也很有先见之明地为这种变化预留了空间,留下了2年的过渡期,随时准备调整策略。

所以,且行且珍惜吧。

2

源起2007

按照「办法」的界定,互联网贷款的源起可以追溯到2007年。

2007年6月,阿里巴巴与建行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了网络联保贷款产品--「e贷通」的首次放贷发布,阿里平台上的4家网商获得了120万的贷款,这是最早的助贷模式之一,也是互联网贷款的雏形。

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 网址: http://www.kjyjr.cn/zonghexinwen/2020/0718/426.html



上一篇:深信科技推出智慧金融法庭服务,开创批量司法
下一篇:遥感卫星助力金融保险,「四象爱数科技」发力

科技与金融投稿 | 科技与金融编辑部| 科技与金融版面费 | 科技与金融论文发表 | 科技与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