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要素集聚对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研究(3)

来源:科技与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要素通过协同集聚对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效益最优、脆弱性降低的过程,主要体现为“功能的紧凑化”和“体系的网络化”。协

要素通过协同集聚对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效益最优、脆弱性降低的过程,主要体现为“功能的紧凑化”和“体系的网络化”。协同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要素不断往有利于降低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的方向集聚,控制要素之间的匹配和变化,逐渐形成一个个种类均衡、供需匹配的要素单元,要素单元之间关联组成网络化体系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影响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通过这种针对性集聚,使要素单元功能发挥到最佳,结合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的发展情况达到降低耦合系统脆弱性目的。

3 模型设计与数据说明

3.1 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测算模型

目前,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在学术界仍未达成共识,鉴于科技子系统的创新特征、金融子系统的风险性以及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的复杂性,本文参考王岩等[15]提出的城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王仁祥等[2]构建的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从外部环境、内部结构、耦合效益3个维度,遵循主导性、科学性、系统性、可量化性等原则选取指标,构建区域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3.1.1 被解释变量

根据表1 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从外部环境脆弱性、内部结构脆弱性、耦合效益脆弱性3 个维度测算出科技与金融耦合的脆弱性指数V。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单位、量纲存在差异,为统一标准,采用极差变化进行标准化处理。所有的指标均为负向指标,则运用如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所有的指标均落在[0,1]内。并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测度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的脆弱性指数V。

3.1.2 解释变量

基于要素集聚特性,依据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特征,参考陶长琪等[16]的研究做法,本文从人才、金融资本和技术3 个角度测度要素集聚对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具体测度方法如下:

(1)人才要素集聚(LJ)。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本文参考陈得文等[17]的度量方法,使用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量来衡量区域人才要素存量。区位熵是衡量专业化的重要指标,可充分比较不同地区人才要素集聚程度,确定该地区人才要素集中状况在全国所处的位置[18]。综上所述,本文运用区位熵系数测算我国人才要素的区域集聚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X为区域内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量;Y为区域内的总人口数量。大于1,说明区域人才集聚水平较高;小于1,说明区域人才集聚水平较低。

(2)金融资本要素集聚(KJ)。金融资本的投资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在积累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集聚现象,本文用区域物质资本存量来表现金融资本要素的集聚程度。依据张军等[19]、单豪杰[20]等的研究思想,使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区域物质资本存量:

式(2)中:K为资本存量;I为固定资产投资额;P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借鉴单豪杰[20]的计算方法,将物质资本折旧率定为=9.6%,其中2001年的资本存量K的衡量是,2002 年的资本形成总额除以折旧率与1953—1957 年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平均增长率之和。同样,金融资本要素集聚也采用区位熵度量,X为区域内人均固定资本存量,Y为区域内人均GDP。

(3)技术要素集聚(AJ)。科技的商品经济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技术要素的发展情况,本文拟采用区域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代理指标。同样,技术要素集聚也采用区位熵度量,X为区域内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人均化衡量,以消除区域间由人口规模而造成的影响,Y为区域内人均GDP。

3.1.3 控制变量

除上述核心解释变量外,模型还纳入了一些其他变量,以控制区域异质性带来的影响:地区经济水平(fin),用地区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来表示;政府干预(gov),用各区域政府采购额占GDP 比重来表示;地区市场化进程(markets),采用王小鲁等[21]主编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中发布的市场化指数总评分表示;可持续发展能力(energy),用每万元GDP 能耗总量表示;信息发展水平(post),用区域邮电业务总值占GDP 比重表示。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2 所示。

表2 要素集聚对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的回归变量描述性统计

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 网址: http://www.kjyjr.cn/qikandaodu/2021/0712/2667.html



上一篇:价值链重构视角下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机制创新
下一篇:回顾展望

科技与金融投稿 | 科技与金融编辑部| 科技与金融版面费 | 科技与金融论文发表 | 科技与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